发布日期:2024-12-21 05:47 点击次数:97
1959年6月,参与原子弹研发的苏联专家从中国撤离
。很快,中央对此事召开会议。
大会上,毛主席眉头紧锁,说出了眼下严峻的形势:
“苏联出尔反尔,不帮我们研究原子弹了。”
听了毛主席的话,有人气愤的说道:
“他们走了,还要嘲笑我们,说我们就是过上20年,也研究不出原子弹。”
面对眼下的局面,毛主席神情凝重,随即又语气坚定的说道:
“求人不如求己,我就不信,没有苏联的帮助,我们就造不出原子弹。”
会上一直沉默的周总理说道:
“主席说的对,原子弹的研发不能一直依赖苏联,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。”
他又讲道:
”还好我们有钱三强同志,他是这方面的专家,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,我们肯定能造出原子弹。”
这个钱三强又是谁?他又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?
勤奋好学的天才少年
1913年10月16日,钱三强降生在浙江绍兴,父亲给他取名叫
钱秉穹
,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他父亲绝非一般人,事实也确实如此。
钱三强的父亲便是民国著名的革命家钱玄同。
1906年,钱玄同到日本留学,在那里他认识了章太炎和秋瑾等人,学习到先进的民主革命思想,后来他还加入了同盟会,和其他人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。
钱玄同热爱文学,他希望用文字的力量启发民智,唤醒大家的爱国意识,激励更多人投身到革命当中。1910年他从日本回到祖国,开始从事教育工作,希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,为祖国培养更多的进步人才,并向学生传递新文学思想。
课堂上的钱玄同是一位好老师,而家里的他也是一位好父亲。1913年10月,钱玄同给刚刚出生的儿子起名为钱秉穹,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,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,钱玄同一直很上心,无论工作多忙,都不忘关心孩子的学习,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,从小钱秉穹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那钱秉穹又为何改名叫钱三强?
这件事要从他中学说起,当时钱秉穹因为他父亲工作的原因,来到了北京,并在蔡元培出任校长的孔德中学就读。学校里的钱秉穹很是出色,因为他一直成绩优异,再加上他性格开朗活泼,从小热爱运动,少年的他成长很快,和同龄人站在一起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
学校里的他不仅受到老师们的喜欢,就连同学也都和他要好,常常在周末约他出去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收到了一封同学的来信,说让他别忘了周末的出行约定,那人在书信里称呼他为“三强”,正巧他的父亲也看到了这封信。
钱玄同看到信里的
“三强”
很是好奇,就问他,这个三强是谁。听到父亲的问话,钱秉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,看着父亲说道:
“三强就是我,那是同学给我起的绰号。”
钱玄同感到有些惊讶,看到儿子的脸上羞涩的神情,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故事,就问他原因。于是,钱秉穹说道:
“同学觉得我的名字文绉绉的,就给我起了一个绰号,他们说我成绩好,身体强壮,又排行老三,就叫我三强。”
说完,他的眼神里透露一丝的骄傲。
钱玄同看着眼前的儿子,想着这个名字确实与他相配,
“三强,三强。”
钱玄同默默念了两遍,越来越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好,朗朗上口,也很有意境,于是他就决定为儿子改名,从此以后钱秉穹变成了钱三强。此时的父子俩不会想到,将来这个名字会响彻世界。
在父母和老师的精心教育下,钱三强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,中学毕业后,钱三强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,在北大的学习过程中,他对原子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1932年,钱三强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,开始深入学习这门学科。
大学毕业后,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,钱三强被推荐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。
1937年,钱三强到法国留学,并在巴黎大学的镭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,而他当时的导师就是闻名世界的伊莱纳·约里奥·居里夫人。
1940年,钱三强获得了法国博士学位,并开始了对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研究。后来
,钱三强小组通过实验,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
。这项伟大的发现,也让钱三强夫妇名动世界。
1946年,钱三强凭借这项发现,获得法国科学院的物理学奖
,到
1947年,他被授予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
。此时的钱三强,可以说是世界物理学界上,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,是世界各国都渴求的科学人才,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。
回到祖国,研发原子弹
1948年,钱三强婉拒了居里夫人的请求,他带着夫人何泽慧和半岁大的女儿回国了。对于他的决定,他在法国的朋友们很是不解,毕竟法国的科学研究形势一片大好,他回国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,而且当时的新中国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,他们希望钱三强留着法国,认为他留在中国是
“浪费”
他的才能。
可钱三强坚定的回答:“
科学无国界,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
!”钱三强一直记得自己出国留学的目的,那就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,更好的报效祖国,他知道自己的国家现在还是贫穷落后的,但正是如此,才更加迫切的需要他们去做出改变,将自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美好,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,他又怎能忘记。
回国后的钱三强在清华大学的邀请下,在学校担任物理系教授,在培养人才的同时,他还与何泽慧、彭桓武等人组建了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,为后来中国研发原子弹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1949年,新中国成立,国家百废待兴,此时蒋介石逃到台湾,国内虽然已经结束了战争,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,比如西南地区匪患猖獗,欺压百姓多年,此外国际上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并不承认中国的国际地位,他们联合起来对中国实行了经济,军事,政治孤立等手段,想要阻挠新中国的发展。
之后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,中美关系降到了冰点,美国在战场上更是多次叫嚣,要使用核武器,对中国还以颜色。原子弹的威力,早在日本得到验证,哪怕后来美国没有真的使用,可它的存在,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,
党中央领导认识到,研制原子弹迫在眉睫。
当时苏联在1949年就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,党中央决定,组织人员到苏联学习他们的经验。1955年,钱三强带领着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,与苏联商议关于原子弹研发的相关事宜。此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开始从无到有,慢慢发展起来,可就在研发原子弹的关键时刻,苏联突然反悔了。
1959年,中苏关系开始恶化
,苏联撤走了他们的专家,离开时还放话,说没有他们的帮助,中国20年内别想研发出原子弹!听到此话的毛主席,坚定的说道:
“就是花上一万年,也要研究出原子弹。”
知耻而后勇,他国的嘲笑,让钱三强等人更加坚定信念,一定要研制出原子弹。就这样他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,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西北的戈壁滩,日夜不停的工作着,为了尽快研制出原子弹,党中央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,投入大量的人力,财力,物力去支持西北的原子弹工程建设。
就这样,钱三强和无数工作人员,他们埋头苦干,克服重重困难,终于成功造出原子弹。
1964年10月16日
,一声巨响,中国西部的上空绽放出一朵蘑菇云,看到眼前的一幕,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陷入了狂欢,他们叫着,跑着,放声痛哭着,他们为这一刻等了太久了。
为了研制原子弹,他们牺牲了太多,因为当时关于原子弹的研发属于国家机密,许多科研工作者,不能告诉家里人,甚至有些人为了工作,好几年都不曾回家,他们将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,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那片荒芜的戈壁滩上,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,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赞扬。
淡泊名利的夫妇
钱三强和何泽慧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,其中更令人称颂的,
是这对夫妻,安贫乐道,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。
钱三强与何泽慧年少相识,最后情定终身,相爱一生。何泽慧祖籍山西,她出生在秀美的苏州,外表柔弱美丽,性格却坚毅,执着。何泽慧的家庭生活很优越,她的父亲也曾去日本留学,接受过西方先进思想的他很是开明,非常重视儿女的教育,哪怕是女孩,也希望她长大后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。
何泽慧聪明好学,长大后不爱文学,竟然喜欢上了物理,并且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,开学后,班里的男同学看到年轻美丽的何泽慧,都猜测她肯定待不了多久,就会知难而退。
可何泽慧却坚持了下来,课堂上她表现出色,不输任何人。当时,班里的许多男生都对她青睐有加,其中就包括钱三强。大学四年,何泽慧和钱三强渐渐从同学变成了好朋友。后来钱三强去法国留学,何泽慧则去了德国,但他们两人也一直保持着联系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何泽慧被迫留在了德国,也因为战争,她一度与钱三强失去了联系,但他们的感情却越来越好。
1940年,何泽慧获得了博士学位,1943年她进入了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,开始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。
在事业发展的同时,她也与钱三强走到了一起,相似的工作经历,让他们有说不完的话语,哪怕他们分隔两地,但彼此的心却紧紧靠在一起。1946年的春天,何泽慧离开了德国来到法国巴黎,他们在那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,开启了他们共同的科学生涯,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。
这对夫妇回到中国后,为国家的原子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,当时国内外争相报道他们的事迹,可他们夫妻二人始终过着低调平凡的生活,从不愿麻烦他人。
到了20世纪70年代,钱三强夫妻一直居住在国家建造的楼房里,可随着年久失修,房屋渐渐变得破旧,北京的冬天很冷,屋里的暖气管子也因为老化无法供暖。后来,他们在子女的劝说下,买了一台空调,可节约的夫妻俩一年也开不了几次。
80年代中期,国家在中关村盖了几栋新楼,希望解决老科学家们的住房问题,考虑到钱三强夫妇房屋老旧的问题,他们特意为他们预留了一间屋子。
等到房子盖好了,工作人员就想帮他们搬过去,可无论他们怎么说,钱三强夫妇都没有同意,说自己的房子还能住,应该把那些房子留给有需要的人。此后,他们夫妇就住在那间旧房子里,一直没有搬走。
生活中的夫妻俩也非常简朴,洗衣做饭,排队买东西,就和普通老百姓一样。他们穿的衣服也都是缝缝补补,哪怕旧了也舍不得扔下,记得在1978年,何泽慧因为工作需要要去德国访问,为此钱三强就陪着她到照相馆拍照。
去照相的那天,他们就像平常那样,穿的很简单,摄影师听他们要拍护照上的照片,还以为他们第一次出国,就问他们是不是出国看孩子,对此,他们夫妇也只是默默的笑了笑。
1992年6月28日,钱三强在北京病逝,终年79岁
,他的离去让何泽慧沉浸在悲伤中,此后她的儿女多次提出,希望她换个地方居住,可她一直不愿意。她说,这是她和钱三强的家,这间屋子留下了他们许多美好的记忆,她不想离开。
1999年8月30日,
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一篇文章《钱三强:中国原子弹之父》
,文章提到,
钱三强为研制原子弹、氢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在他的带领下我国高能物理科学得到快速发展,并将钱三强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
。
1999年9月18日,国家举行
“两弹一星”
授衔仪式,表彰为原子弹,核弹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,已经去世的
钱三强被追授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
。
钱三强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,更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,在祖国困难的时刻,他放弃了优越的环境以及唾手可得的荣耀,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国家建设当中,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,他临危受命,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殚精竭虑,最终带领众人完成了使命。
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,甘于平凡,不慕名利。他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者,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
,
感谢他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,感谢那些默默奉献,隐姓埋名的科学工作者们,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绩,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存在,祖国才变得更加富强。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,积极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中,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
发布于:天津市 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